米乐M6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(总台记者任梦岩)中秋小长假刚刚结束,第三方商旅平台发布报告,今年中秋旅游热度达到今年小长假顶峰,日均订单量较端午呈两位数增长、较清明和五一增长一倍以上。而国庆假期,一些热门目的地的优质房源已经被抢先预订,房量紧张。其中,最为火爆的是乡村民宿,在多地倡导就地过节的背景下,出游人群主要由本地和周边客群构成,占比超过六成。从传统“农家乐”到乡村民宿,郊野游变化有多大?
北京的王先生中秋假期和朋友一起去了郊区的乡村民宿,他说,之所以选宿,主要是想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和朋友一起“慢下来”,避开景点和拥挤的人群。
“首先就确定是北京周边,也就是一些京郊的民宿或者一些精品公寓,如果跟朋友一块出去,肯定希望能够有充裕的时间,晚上聊聊天,包括烧烤什么的,觉得民宿最符合需求。可以选远一点的,避开人群和拥堵。”王先生告诉记者。
记者随机拨打了几家郊区民宿的预订电话,被告知国庆假期的房间已经预订大半,火爆的房型甚至需要提前两个月预订。
民宿1:“十一”期间的,2号、3号、4号房间都满了,现在只有1号和5号的,因为“十一”的房间8月份他们都订了。
携程研究院研究员谢晓青总结,远离传统景点可能出现的排队、拥挤,亲近自然,与三五好友一起爬山、烤串,小长假期间这样的旅游方式,更加流行。今年中秋假期,短途游仍是主流。露营、民宿有非常强劲的市场消费需求,游客可以通过露营体验大自然,去乡村住民宿,体验不同环境中的新鲜感。
“今年的小长假呈现出一直攀升的状态,从民宿或者其他一些产品来看,每一个节都比上一个节更加火,这当然和我们的一些政策相关,但主要还是看大家的出游信心。从中秋数据来看,民宿的搜索热度在节前一周达到了高峰,预订量对比端午增长一成左右,其中乡村民宿上升最快,搜索的热度基本上恢复到了去年的同期水平。”谢晓青说。
谢晓青介绍,近年来民宿体验的提升,主要是住宿的“非标准”品质在逐年进步,民宿不再简单是“农家乐”,基础设施甚至不比酒店差。“评价民宿(标准),就是体验非常棒、非常适合带孩子、餐食口味非常棒,以及民宿主人非常热情好客,大家可能会越来越关注这种非标的一些产品,愿意花时间在这些地方和朋友团聚,他们也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在这方面。一些非常好的民宿的基础设施跟酒店基本上是相符的水平。”
谢晓青发现,民宿之所以火爆,还因为提供的体验相较以往更加丰富,再加上天气转凉,周边出游意愿相对也会更加强烈,中秋节日的“团圆”主题,也会让大家更多地选择场地空间更大的民宿。“民宿提供的体验活动更加丰富了,比如民宿会提供一些做月饼、做花灯、采摘蔬果等比较丰富的体验,也因此吸引了非常多的本地周边人群前来度假。和端午相比,中秋旅游的热情确实会更高,天气可能是一个因素,加上中秋有传统的大家团聚的习俗。民宿也已经从之前一个单纯的住宿空间,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活方式的载体,所以大家在选择周边或者是本地出游时,就会选择带上家人到民宿度过这样一个短暂的假日。”
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,与传统简单的“农家乐”不同,民宿、露营这些新鲜的旅游形态出现的背后,是人们生活水平、游玩需求的提升。
“城市规模越来越大,当地人也未必对本地很了解,你住在城北,到城南的酒店去,实际上就实现了一次微度假。现在很多城市人下乡,包括一些农村出来的青年回乡创办民宿,民宿的质量有了很大提升,当然就成为大家体验乡村生活,深度体验乡村旅游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。露营装备行业的发展,性价比高的装备越来越多,所以门槛降低了,除了住民宿,露营,与大自然零距离的亲近,它就变成一个很强劲的需求,装备条件又得到了满足,因此就火爆起来了。”刘思敏说。
中秋小长假刚刚结束,第三方商旅平台发布报告,今年中秋旅游热度达到今年小长假顶峰,日均订单量较端午呈两位数增长、较清明和五一增长一倍以上。而国庆假期,一些热门目的地的优质房源已经被抢先预订,房量紧张。其中,最为火爆的是乡村民宿,在多地倡导就地过节的背景下,出游人群主要由本地和周边客群构成,占比超过六成。从传统“农家乐”到乡村民宿,郊野游变化有多大?